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长平之战
提到战神白起,想必没有人会忘记长平之战。长平之战中,赵孝成王换下了坚守3年的廉颇,派出了赵括率军迎战。之后,在白起的进攻下,赵国迎来惨败,四十万赵军遭到坑杀,赵国从此衰败不起,白起一战封神,被冠上“战神”的称号。反观赵括,则被扣上了“纸上谈兵”的帽子,从此遭到世人耻笑。
长平之战的背景与过程
但其实,仔细分析长平之战的始末,此战的惨败实际上并非全是赵括的责任,下面小编就来阐述一下长平之战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。
长平之战前,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而军事、经济实力大增,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,军事实力也大增,但经济实力却逊于秦国。当时,七国之中只剩下了秦国和赵军较为强大,士气正旺的秦国便将讨伐目标对准了赵国。毕竟如若一举消灭赵国,秦国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会更大。
展开剩余64%当秦国先抢占上党后,赵国派出老将廉颇迎敌。廉颇深知秦国的实力强劲,便加固了三道防线,秦军进攻不得,双方足足僵持了3年之久。之后,赵孝成王用赵括换下了廉颇,赵括的打法与廉颇完全不同,廉颇是以守为攻,赵括则是正面迎敌。结果,40万赵军进入了秦将白起设好的包围圈,被秦军围困一个多月。赵括在突出重围中被乱箭射死,40万赵军被迫投降,后被白起坑杀。
赵括是惨败的主因?
光从此战整体来看,赵括的主动出击无疑是这场惨败最主要的问题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小编认为,有几点是值得细究的地方。
第一,廉颇的防御战虽然僵持了3年,但最先撑不下去的其实是赵国。据史料记载,当时的赵国粮食产量仅为秦国的三分之一,所以最想结束战争的其实是赵国。这也是赵孝成王将廉颇换为赵括的最主要原因。
当时的赵国和秦国同为强国,赵孝成王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,认为正面迎敌,赵国是有胜利的可能的。而且,赵国并不知道秦国将主帅换成了白起,若是知道,赵孝成王根本不敢如此冒险。
第三,赵括军虽然一败涂地,但秦国的损失也不少。赵军40万人被坑杀前,其实只阵亡了5万人,而秦军已经阵亡了15万人。若不是赵军最后投降了,其实秦军的伤亡才是最大的。
不过,正所谓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”,长平之战虽然惨败外汇配资手续费,但并不能全怪罪到赵括的头上。何况,在被包围后,赵括曾带着数队精兵,从不同方向分散突围。如此来看,赵括是有一定的领兵实力的,只不过遇到了白起,最终惨败。对此,你如何认为呢?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