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开信息显示,张辉出生于1972年4月,曾长期任职交通银行,历任上海市分行副行长,贵州省分行副行长(代为履行行长职责)、行长,交行风险管理部(原风险管理部或资产保全部)总经理,交行风险管理部(案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)总经理(主任)等职。
在抗战时期,我们的民族出现了大量的英雄,是他们最先觉醒,是他们最先站起来救国,可也是他们最先牺牲。
不论是清明去烈士陵园扫墓,还是九一八这天街上传来的鸣笛,都是为了让我们后辈牢记这些为国而战的英雄,我们知道这些英雄的姓名、知道他们的光辉事迹,可并不是所有有功者都在历史的华章上书写下了他们的姓名。
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,他们并没有扛枪上战场与敌人搏斗,而是潜伏在敌方阵营中,日日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。
他们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他们也将生命押给了这场特殊的战争,其中有一位潜伏者,他的名字叫谢汉光。
为了打赢这场战争,他赌上了一切:家庭、青春、生命,他在深山中隐居了整整42年,只为保存那点点滴滴的革命力量。
心系革命
1919年,谢汉光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,虽然在那个世间充满动荡,人民颠沛流离的环境中长大,可新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却深深影响了他。
他的父母也是开明的知识分子,从小便送他去学校念书,在学校里的他努力学习,不仅练就了智慧的头脑,还吸收了当时救国救民的新思想。
谢汉光19岁那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考取了广西大学农学院,正值青年的他最大的愿望便是让全国的百姓今后不再挨饿。
毕业后,他便来到广西的农场做了一名技术人员,虽然农场的条件并不是那么好,可谢汉光依然乐在其中,不久后,他便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农场主。
当时全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,全国人民上下一心,反抗着外来者的入侵,可很多冲锋陷阵的革命人士却遭到了日军残忍的迫害。
谢汉光看过日军嚣张地举着枪,毫无廉耻地侵占中国的土地;他看到过本应幸福生活的人们被战争折磨得家破人亡;他也看到过有识之士义无反顾德投身到救国的行列......这一切都在激励着他,也逐渐唤醒了他身上所隐藏着的壮志豪情。
虽然不是革命党的一员,谢汉光却把自己的农场发展成了革命人士的避难点,任何困窘的革命党人来到农场,他都会热情地接待这些同志。
热血青年谢汉光并不想止步于救助这些革命党人,他更想加入中国共产党,亲自投身于革命事业,为全中国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因为当时时局动荡,革命党人一个不小心便会命丧敌人之手,组织看过谢汉光的申请书后,还是拒绝了他,这并不是党对于谢汉光的不认可——他们觉得谢汉光应当凭自己的技术将农场打理好,而不是去战场上做无所谓的牺牲。
隐居山林
抗日战争胜利后,谢汉光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,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,这一次,党组织同意了。
1946年初,谢汉光认识了一位姑娘,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相处后,彼此间都有了好感,没过多久,他们便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,新婚后的第九天,谢汉光收到了党组织的任务——去台湾进行潜伏。
当时的国共关系日益僵化:国民党忌惮共产党强大的力量,常常在背地里搞一些不利于我党发展的小动作,两党的战争也是一触即发。
在这种危急关头,急需我方人员潜伏到敌方来更好地获取情报,而农学院毕业的谢汉光就成了最好的选择。
谢汉光毅然接受了党的任务,来到台湾开展潜伏工作。谢汉光与同志们一起刊印《光明报》,用笔杆传达着党的意志,使当地的民众大受鼓舞。
可是物极必衰,《光明报》的大火也让国民党政府惴惴不安,加速下达了围剿地下党的命令,潜伏组织遭遇了大灾难,地下工作者不是被捕就是被杀,剩下的也都四处逃窜。
谢汉光一路逃窜,来到台湾的一个小山村,心地善良的村长收留了他,并给了他一个叶依奎的假身份,从此,谢汉光就以农民的身份隐居在山林里。
他在这儿与当地的农民一般,白天迎着太阳、扛起锄头去田里耕作;晚上回到破旧的小屋里,舒展舒展累了一天的筋骨,让谢汉光没有想到的是,他这一住,便是42年。
重返故土
1987年,随着大陆和台湾局势的缓和,谢汉光终于有机会踏上返回故土的道路,这么多年没回来,谢汉光本没指望自己的家还存在,可当他推开家门,竟发现了42年未见的妻子,即使容颜不再,可佳人依旧。
更令谢汉光没想到的是,他走时妻子还怀了孕,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可爱的孙子,即使只经历了九日的婚姻,但两人都在无尽的岁月中,守着那似乎渺茫的情谊,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,千言万语汇聚成了夺眶而出的泪水。
由于谢汉光是以叶伊奎的身份回来的,政府每月仅发给他120元的补助费,谢汉光从不是个服输的人,如同当年他递交入党申请书一样,一遍又一遍地写信,可是年代久远,参与潜伏工作的同志又大多不在人世,这也使得谢汉光身份的认定难上加难。
幸运的是,当时和谢汉光一同工作的陈仲豪还活在世上,经由两人的几乎如出一辙的材料对比,组织终于认证了谢汉光党员的身份。
谢汉光不仅致力于恢复自己的身份,对于当年那些在台湾潜伏的同志也四处搜集证据为他们证明。
经过他的长期奔走,一批地下工作者如张伯哲等人都被追加为烈士,1996年,谢汉光老人毫无牵挂地离开了人世。
小结:
谢汉光是不幸的,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山林里度过,才华无法展露、思念无法倾诉,可谢汉光又是幸运的他为了他的革命理想奋斗了一辈子,老来回家发现妻子还在等他,甚至成功恢复了自己和战友们的荣誉,了无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无名英雄从不该无名,哪有什么岁月静好股市如何杠杆,有的不过是先辈们的负重前行!
农场台湾国民党谢汉光光明报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